-
廣東省與工信部簽約共建OLED產業示范基地
1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OLED產業示范基地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舉行,廣東省OLED產業聯盟也同時正式成立。
2010-01-19
-
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OLED出貨量猛增
據DisplaySearch,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OLED營收已打破以往紀錄,達到2.52億美元,環比增長31,并且,Oled產品出貨量已達到2170萬,環比增長19。
2010-01-18
-
可攜式裝置面板主流爭霸戰 競爭日趨白熱化
低溫多晶硅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LTPS TFT LCD)、主動矩陣式有機發光二極管(AMOLED)與微機電系統(MEMS)正角逐可攜式裝置面板的主流地位。隨著高通光電彩色MEMS面板的問世,可望將戰場由電子書閱讀器延伸至智慧型手機,預期三大技術的競爭將更趨白熱化。
2010-01-18
-
韓廠企圖心旺 三星OLED席卷全球73%市場
據UB Industry Research調查,三星行動顯示(Samsung Mobile Display;SMD)在2009年第3季的OLED銷售金額已達1.72億美元,約占全球市場2.35億美元的73%,可說是席卷整個市場,較上季銷售金額的1.02億美元所創造的64.7%占有率,市占率又提高了將近10%。
2010-01-04
-
第三講 幾種新型平板顯示器簡介——其他
本節主要講其他平板顯示技術,如PDP、SED、TDEL、DLP、LCOS、OLED等
2009-12-29
-
未來五年OLED市場年復合成長率達44%
IntertechPira稱,全球OLED照明與顯示器市場規模,將由2008年的6.15億美元,成長至2014年的67億美元以上,五年間年復合成長率將高達44%。
2009-12-24
-
美國陸軍研制可佩戴的柔性OLED顯示器
據美國《西部防務》報道,美國通用顯示器公司(Universal Display)是一家磷光OLED顯示器和照明技術知名開發商。10月20日,該公司宣布獲得了美國陸軍授予的一份小型企業創新研究(SBIR)第III階段合同的延長合同。根據這份價值33萬美元的延長合同,通用顯示器公司將繼續進行柔性OLED顯示器的開發工作,并為美國陸軍交付一種制作在金屬箔片上的柔性顯示器樣機。
2009-12-16
-
長虹獲建“OLED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日前,長虹旗下虹視公司聯合電子科技大學、蘇州大學以及業內11家OLED關鍵材料及設備單位,建設中國目前唯一的OLED工藝技術工程實驗室,并獲得“OLED工藝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授牌。標志著全國首家國家級OLED工程實驗室落戶成都。
2009-12-07
-
TFT-LCD產業未來幾年仍處高速成長期
TFT-LCD對下一代技術如AMOLED、柔性顯示等具有極強的技術延續性和資源共享性,是新型顯示的戰略制高點。且TFT-LCD 2009年價格只有2005年的40%,FT-LCD 2009年材料成本約為2005年的50%。
2009-11-27
-
MEMS市場在2010~2014年將達12%年復合成長率
根據法國市場研究顧問機構YoleDeveloppement的預測,自2007年以來表現平平的微機電系統(MEMS)市場,可望在2010年恢復成長表現。
2009-11-10
-
LG:2016年OLED顯示器價格將低于LCD
2012年,OLED面板的材料價格將比LCD高50%,而成品率低30%;2016年,OLED面板的材料成本將比LCD低20%至30%,成品率與LCD相當。預計到2016年,OLED顯示器價格將低于LCD顯示器價格。
2009-11-05
-
歐司朗成功開發OLED大型透明光源原型
歐司朗光電半導體在一項研究項目中成功開發出OLED大型透明光源的原型,厚度僅數百微米。得益于新技術,這種有機發光二極管無需獨立封裝,在任何設計中都能薄得出奇。透明測試樣本的發光面積達210cm2,已經展現出OLED光源的巨大潛能,昭示著許多非凡的照明夢想終有一天會成為現實。
2009-11-03
- 安森美與舍弗勒強強聯手,EliteSiC技術驅動新一代PHEV平臺
- 安森美與英偉達強強聯手,800V直流方案賦能AI數據中心能效升級
- 貿澤電子自動化資源中心上線:工程師必備技術寶庫
- 隔離變壓器全球競爭圖譜:從安全隔離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
- 芯海科技盧國建:用“芯片+AI+數據”重新定義健康管理
- MBSE智控革命:汽車中控鎖安全開發的新范式
- 光伏運維數智化躍遷:AIoT如何重構電站"神經中樞"
- 算力革命:英飛凌PSOC C3重構空調外機控制新范式
- 高頻PCB電源革命:三階去耦策略破解Gbps時代供電困局
- 雙芯智控革命:IGBT與單片機如何重塑智能微波爐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