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寬帶圓極化貼片天線的應用設計
近年來,隨著現代微波通信的發展,寬帶圓極化微帶天線的發展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視,各種形式的寬帶圓極化微帶天線層出不窮。而左手材料則以其基于集總電容、電感周期加載結構的形式更被廣泛地應用到寬帶化、小型化微波器件領域。在有關文獻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中心頻率為1.8 GHz的寬帶90°功分移...
2021-06-23
寬帶 圓極化貼片天線
-
如何通過具有內部數字濾波器的高速ADC簡化AFE濾波
傳統的工業數據采集設計通常需要對模數轉換器 (ADC)之前的模擬前端 (AFE) 進行復雜的濾波處理。模擬濾波器的主要目的是衰減不需要的帶外信號,進而防止這類信號在所需的目標信號上發生混疊,因此,模擬濾波器又稱為抗混疊濾波器 (AAF)。混疊頻段中不需要的信號和噪聲可能源自驅動放大器、電源切換引...
2021-06-17
數字濾波器 高速ADC AFE濾波
-
利用吸收式濾波器提高線性度
驅動直接采樣高速ADC時,最有可能降低性能的地方是最終放大器與ADC之間的接口。任何直接采樣ADC都會在采樣過程中產生非線性電荷。每次采樣開關閉合時,此電荷就會反射到輸入網絡中。如果不加以衰減,它會反射回ADC且被重新采樣,致使ADC的失真或交調失真性能下降。ADC的輸入網絡應盡可能接近50 Ω,...
2021-06-16
吸收式濾波器 ADC
-
三星完成8nm射頻技術開發:面積減少35%,能效提升35%
三星宣布完成了基于 8nm生產工藝的射頻(RF) 技術的開發。這項尖端的代工技術有望提供“一個芯片解決方案”,尤其是通過支持多通道和多天線芯片設計增強 5G 網絡通信。這項 8nm射頻平臺的推出將會進一步鞏固三星在 5G 半導體市場的領導地位。
2021-06-11
三星 8nm 射頻技術
-
輕松驅動ADC輸入和基準電壓源,簡化信號鏈設計
本文重點介紹新型連續時間Sigma-Delta (CTSD)精密ADC最重要的架構特性之一:輕松驅動阻性輸入和基準電壓源。實現最佳信號鏈性能的關鍵是確保其與ADC接口時輸入源或基準電壓源本身不被破壞。使用傳統ADC時,為實現輸入和基準電壓源與ADC的無縫接口,需要復雜的信號調理電路設計——稱為前端設計。CTSD ...
2021-06-09
ADC 基準電壓源 信號鏈 設計
-
ADALM2000實驗:源極跟隨器(NMOS)
面包板連接如圖1和圖2所示。波形發生器W1的輸出連接至M1的柵極端子。示波器輸入1+(單端)也連接至W1輸出。漏極端子連接至正極(Vp)電源。源極端子連接至2.2 kΩ負載電阻和示波器輸入2+(單端)。負載電阻的另一端連接至負極(Vn)電源。要測量輸入-輸出誤差,可以將2+連接至M1的柵極,2–連接至源極,以...
2021-06-09
ADALM2000 源極跟隨器
-
淺析毫米波頻率下PCB線路板材料的玻璃纖維效應
半導體技術的進步促進了毫米波技術的發展,在經濟型的汽車上使用77 GHz雷達系統即將成為現實。未來這些雷達安全系統作為量產的商用毫米波設備和組件,不可避免地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組成部分。當然,不可不說的是,印刷電路板的高頻線路板材料在77 GHz汽車雷達應用中的重要性。在高頻頻段,盡管許...
2021-06-04
毫米波 頻率 PCB線路板 玻璃纖維效應
-
為什么輸出端共模信號的影響大于CMRR規格值?
與差分輸入電路打交道時,共模抑制比(CMRR)是基本概念,但常常被誤解。使用儀表放大器時,關于電路中共模信號的影響,遇到不正確的期望并不罕見。
2021-06-04
輸出端 共模信號 CMRR 規格值
-
儀表放大器橋接電路誤差預算分析
在典型應用中,有必要了解儀表放大器的誤差源。下圖1所示為一個350 Ω的稱重傳感器,當用10 V源激勵時,其滿量程輸出為100 mV。用外部499 Ω增益設置電阻,將AD620的增益設為100。表中列出了每種誤差源對2145 ppm的總非調整誤差的貢獻。
2021-06-04
儀表放大器 橋接電路 誤差預算
- 安森美與舍弗勒強強聯手,EliteSiC技術驅動新一代PHEV平臺
- 安森美與英偉達強強聯手,800V直流方案賦能AI數據中心能效升級
- 貿澤電子自動化資源中心上線:工程師必備技術寶庫
- 隔離變壓器全球競爭圖譜:從安全隔離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
- 芯海科技盧國建:用“芯片+AI+數據”重新定義健康管理
- 萬億賽道加速器:106屆上海電子展驅動替代+智造雙升級
- Wi-Fi 8來了:放下“速度執念”,要給你“穩如有線”的網絡體驗
- 千家萬戶沐光背后的“電流守護者”:AN3V傳感器如何為分布式光伏撐起安全傘?
- 卡車運輸的“輪胎醫生”:邁來芯智能TMS如何守護供應鏈生命線?
- 3G/4G車載監控錄像機:智慧交通的“隱形守護者”,為何至今仍未被取代?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