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電感這么相似,為什么你的電路只能用磁珠?
使用貼片磁珠和貼片電感的原因:是使用貼片磁珠還是貼片電感主要還在于應用。在諧振電路中需要使用貼片電感。而需要消除不需要的EMI噪聲時,使用貼片磁珠是最佳的選擇。
2017-02-20
貼片磁珠 貼片電感 諧振電路
-
如何設計PCB,才可以減小電磁干擾?
PCB的有效抗干擾設計,是電子產品設計的關鍵環節,影響著電路工作的可靠性及穩定性。文章剖析了電路板存在電磁干擾的主要原因,從電路板的選取、電路板元器件的布局、電源與地的布線和信號線的布線等方面總結出在PCB設計時有效抑制和防止電磁干擾的措施與原則。
2017-02-16
PCB設計 電磁兼容
-
細數PCB設計中對差分走線的三大誤區
電路中最關鍵的信號往往都要采用差分結構設計,什么令它這么倍受青睞呢?在PCB設計中又如何能保證其良好的性能呢?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進行下一部分的討論:細數PCB設計中對差分走線的三大誤區。
2017-02-16
PCB設計 差分走線
-
名廠支招:可改善CAN電磁兼容性的措施
隨著CAN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應用領域已經不局限于汽車制造,而在工業設備、工業自動化等領域也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工業現場環境惡劣,電磁干擾較為嚴重,如何保證CAN總線通訊的可靠性尤為重要。本文著重介紹CAN總線電磁兼容性能,提出幾種改善CAN總線電磁兼容性能的措施。
2017-02-15
CAN 電磁兼容
-
絕對干貨:如何提高抗干擾能力和電磁兼容性
在研制帶處理器的電子產品時,如何提高抗干擾能力和電磁兼容性?本文主要就這兩點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下產品設計時提高抗干擾能力和電磁兼容性的幾種方法。
2017-02-14
抗干擾能力 電磁兼容
-
如何利用雙絞線及其它常規線纜降低EMI/RFI?
Alexander Graham Bell早在1881年就申請了雙絞線專利,而至今我們仍在使用雙絞線,原因在于它帶給我們了諸多便利。另外,隨著器件功能的逐步增強,雙絞線通信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借助可免費獲取的電路仿真、濾波器設計軟件,我們可以充分發揮雙絞線與低通濾波器相組合的優勢,抑制射頻干擾(RFI)和...
2017-02-09
雙絞線 常規線纜 EMI/RFI
-
經驗分享:PCB布局,去耦電容如何擺放
對于電容的安裝,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安裝距離。容值最小的電容,有最高的諧振頻率,去耦半徑最小,因此放在最靠近芯片的位置。容值稍大些的可以距離稍遠,最外層放置容值最大的。但是,所有對該芯片去耦的電容都盡量靠
2017-02-09
PCB布局 去耦電容
-
硅擴頻振蕩器在汽車電子產品中的應用
數字電子系統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但數字時鐘信號也扮演著“反面角色”,即傳導噪聲源(通過電纜)或電磁輻射干擾(EMI)。由于潛在的噪聲問題,電子產品需要經過相關標準的測試,以確保符合EMI標準。汽車電子產品除了存在EMI兼容性外,還要考慮其他諸多問題,為了簡化設計,擴頻(SS)振蕩器逐漸成為汽車...
2017-02-05
EMI 噪聲 振蕩器
-
正確的布局和元件選擇是控制EMI的關鍵
理解電壓調節器的物理特性對于設計符合EMI和EMC兼容性要求的電源系統至關重要。開關調節器(降壓、升壓、反激以及SEPIC拓撲結構)的物理特性對于元件選擇、電磁設計以及PCB布局具有特殊的指導意義。漏感、ESR和ESL的寄生效應是優化電路性能的關鍵所在。
2017-02-03
EMI/EMC 電壓調節器
- 安森美與舍弗勒強強聯手,EliteSiC技術驅動新一代PHEV平臺
- 安森美與英偉達強強聯手,800V直流方案賦能AI數據中心能效升級
- 貿澤電子自動化資源中心上線:工程師必備技術寶庫
- 隔離變壓器全球競爭圖譜:從安全隔離到能源革命的智能屏障
- 芯海科技盧國建:用“芯片+AI+數據”重新定義健康管理
- LMQ644A2QEVM評估板:汽車與工業場景的高效電源解決方案
- 德州儀器DACx3004W:智能數模轉換的“多面手”,撐起精準控制的“神經中樞”
- 干簧技術:綠色能源背后的“隱形支撐者”
- Nordic nRF5 SDK與Softdevice深度解析:開發BLE應用的底層邏輯與避坑指南
- VW-102A振弦讀數儀接線誤區揭秘:錯接不會燒傳感器,但這些風險更致命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