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d驅動電路
1970-01-01
-
什么是無線LED顯示屏
1970-01-01
-
單相電度表
目前賣場中的LED電視全部是采用了LED背光的液晶電視,本質上而言,還是液晶電視。這與真正的LED電視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普通消費者一定要分清楚這個基本概念,目前的市場中所謂的LED電視,與傳統CCFL背光的液晶電視相比,在功耗、外觀厚度、無毒害方面確實相當的優勢。
1970-01-01
-
智能LED驅動方案剖析
Fairchild 公司的FL7701是帶PFC功能的智能LED燈驅動器,內置高壓自偏壓電路,數字實現有源PFC功能,帶自動重起模式的AOCP功能,內置超溫保護功能,典型的工作電流0.85mA,可編程振蕩器頻率和LED電流,主要用在LED裝飾照明和低功率LED照明。本文介紹了FL7701主要特性,方框圖,有和沒有電解電容的應用電路圖以及2.52W參考設計主要特性和指標,電路圖和PCB布局圖。
1970-01-01
-
關于體育場館LED顯示屏的13條要求
專業人士根據實際經驗,總結出適用于各體育場館的LED顯示屏的13條要求,供大家參考。
1970-01-01
-
利用元器件標準評估LED可靠性的五種方法
如今白光LED照明已經實用化、產業化,其光效已超過傳統的白熾燈、熒光燈,充分顯示出節能、環保的特色。隨著LED照明的日益廣泛的應用,其可靠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業內人士急盼出臺一套LED可靠性標準,這不僅可用來評估LED的可靠性,還可以用來辨別產品的優劣,確保我國的LED產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1970-01-01
-
LED芯片的技術發展狀況
對于標準管芯(200-350μm2),日本日亞公司報道的最高研究水平,紫光(400 nm)22 mW,其外量子效率為35.5%,藍光(460 nm) 18.8 mW,其外量子效率為34.9%。美國Cree公司可以提供功率大于15 mW 的藍色發光芯片(455~475 nm)和最大功率為21 mW的紫光發光芯片(395~410 nm),8 mW 綠光(505~525 nm)發光芯片。
1970-01-01
-
LED與熒光粉知識
LED采用熒光粉實現白光主要有三種方法,但它們并沒有完全成熟,由此嚴重地影響白光LED在照明領域的應用。具體來說,第一種方法是在藍色LED芯片 上涂敷能被藍光激發的黃色熒光粉,芯片發出的藍光與熒光粉發出的黃光互補形成白光。
1970-01-01
-
選擇LED光源需要關注的九個基本性能
隨著一哄而上的市場,作為消費者,選用led依然要冷靜,科學地分析,選用性價比最好的光源和燈具
1970-01-01
-
LED結構、發光原理、光源特點及應用
50年前人們已經了解半導體材料可產生光線的基本知識,第一個商用二極管產生于1960年。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管)的縮寫,它的基本結構是一塊電致發光的半導體材料,置于一個有引線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環氧樹脂密封,起到保護內部芯線的作用,所以LED的抗震性能好。
1970-01-01
-
何為汽車LED尾燈
LED(Light-Emitting-Diode中文意思為發光二極管)是一種能夠將電能轉化為可見光的半導體,它改變了白熾燈鎢絲發光與節能燈三基色粉發光的原理,而采用電場發光。據分析,LED的特點非常明顯,壽命長、光效高、無輻射與低功耗。LED的光譜幾乎全部集中于可見光頻段,其發光效率可達80~90%。
1970-01-01
-
LED路燈的難題到底在哪?
led(發光二極光)的應用可以說無處不在。作為一種半導體發光材料,與其他發光材料相比較,LED以其綠色、高效、可靠、耐用的優勢,使得其他發光材料黯然失色。隨著大功率LED成本的不斷降低,逐步替代傳統燈具成為可能。LED光源在道路照明中的應用已成為近年來半導體照明行業的熱點,LED器件產品應用到路燈上,對技術有什么特殊要求?LED路燈與目前普通路燈相比有哪些優勢?還存在哪些不足?如何解決?業界專家從不同側面給予了闡述。
1970-01-01
- 800V牽引逆變器:解鎖電動汽車續航與性能躍升的工程密鑰
- 熱敏電阻技術全景解析:原理、應用與供應鏈戰略選擇
- 如何破解導航系統中MEMS IMU數據同步困局?
- 非線性響應破局!新一代eFuse跳變曲線如何提升能效?
- 電源測量的導線布局如何影響測量精度?
- 小信號放大新思路,低成本儀表放大器的差分輸出設計
- 隔離SEPIC轉換器如何破解反激式拓撲的EMI與調節困局?
- 精密電阻技術解析與產業應用指南
- 電位器技術全解析:從基礎原理到產業應用
- 七連冠!貿澤電子蟬聯Molex亞太區年度電子目錄代理商大獎
- 碳膜電阻技術全解析:從原理到產業應用
- 從績效亮點到新目標規劃,意法半導體可持續發展再進階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