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中國產Android平板終端的吸引力迅速增強,質量和性能方面的水平顯著提升,截然不同于與兩年前還被嘲笑為“中華Pad”的時候,尤其是高水平的視頻播放性能,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雖然價格低,但性能和質量差,不經用——“中華Pad”的這種形象已經被顛覆。原因是從2011年底前后開始,中國產輕量高性能終端陸續上市。
為中國產平板終端提升形象做出較大貢獻的是從2011年秋季開始,許多亞洲產平板終端產品都在采用的全志科技(Allwinner Technology)推出的SoC(系統LSI)“Allwinner A10”(以下簡稱A10)。A10的CPU內核為Cortex-A8(ARMv7-A架構),主頻為1GHz。其最大特點是,雖然性能不算高,但卻擁有強大的2160p超清視頻播放支持功能。采用A10的平板終端可以直接播放面向PC編碼的全高清MP4視頻。作為售價在1.5萬日元(約1200元人民幣)左右的低價位終端來說具有超出常規的性能,這是一個很大的賣點。
實際使用采用A10的平板終端后就會發現,由于采用單核CPU,因此就后臺任務的運行狀況來說,有時會覺得處理性能較低。但是,高水平的視頻播放性能完全可以彌補這一點。由于可流暢地播放全高清視頻,因此作為視頻播放終端的實用性很高。
中國制終端的質量和設計水平也顯著提升。厚度不到9mm、重量不足290g的產品已經問世,比如深圳市海納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的“Haipad i7”以及拓普泰工業有限公司(TOPTECH)以韓國現代品牌銷售的“HYUNDAI A7HD”。
不過,A10平板終端的價格僅為1萬~1.5萬日元。能夠降低終端價格的主要原因是A10的價格僅在7美元左右(大量購買時的價格)。而相當于A10功能削減版的“Allwinner A13”(以下簡稱A13),售價僅在5美元左右(大量購買時的價格)。
A13支持的視頻的分辨率最高為1080p,內存上限為512MB。由于A13還省去了SATA/IDE接口和HDMI輸出接口,因此用戶選擇終端時要注意。
早已不再是往年的“中華Pad”
曾被稱作中華Pad的中國產平板終端產品,在2010年1月美國蘋果公司發布“iPad”后僅兩個月就開始銷售了。關于當時的產品群,2010年7月開始在秋葉原經營“apad專賣店”的日本NEXT FUN公司董事、營業本部長高橋大輔回憶稱,“當時的中華Pad連個品牌都沒有。多數產品都是將剩余部件和質量不合格的部件拼湊起來的,在工廠非正規制造出來的,甚至不同批次產品的CPU都不同”。當然質量也很差,“最過分時甚至一半產品都是次品”。
到了2011年Android 2.3終端開始上市的時候,情況發生了變化。觸摸面板由原來的電阻式換成了電容式,性能方面的不足也逐漸變少。質量方面,“擁有媒體播放器產品銷售業績的某廠商開始銷售平板終端,質量得到大幅改善”(高橋)。2011年底開始銷售的配備A10的Android 4.0平板終端產品,“早已不是中華Pad那種不中用的產品了”(高橋)。
[page]
雙核終端亮相
除了A10以外,還有其他SoC成為“熱門股”。截至2012年5月,業界比較看好的是美國Amlogic公司的“AML 8726-MX”以及中國瑞芯微電子(Rockchip)的“RK3066”。兩款產品均采用擁有兩個Cortex-A9內核的雙核構成,與A10相比處理性能大幅提高。GPU方面,前者為雙核構成,后者為四核構成,圖形處理性能比A10有所提高。視頻播放支持方面,兩款產品最高只支持1080p格式,雖然比不上A10,但一般情況下足夠了。
采用這兩款SoC的平板終端也已開始亮相。比如,2012年5月在日本開始銷售的藍魔數碼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7英寸Android 4.0平板終端“W17pro”(照片3),采用了主頻為1.5GHz的“AML 8276-MX”。雖然是雙核產品,但實售價格卻只有1.5萬日元左右,很容易讓人下決心購買。今后估計采用上述兩款SoC的終端會越來越多,市場會愈發活躍。
沒有技術達標認證標志是缺陷
不過,中國產平板終端產品還是存在缺陷。對于日本用戶來說,最頭痛的是大部分產品都不具備在日本使用Wi-Fi和藍牙所需要的“技術達標認證標志”。沒有技術達標認證標志的終端在日本使用無線功能時,很可能會違反日本《無線電法》。由于個人難以獲得技術達標認證標志,因此很遺憾,用戶使用這些終端時需要關閉Wi-Fi和藍牙功能。
在日本經營PC部件專賣店“Dospara”的THIRD WAVE公司正在銷售美國Leader公司采用A10的7英寸平板終端“IMPRESSION KT-i7A4.0”,該產品已經獲得技術達標認證標志,如果不限定于中國產平板終端的話,用戶還可以購買這款終端,價格在1.4萬日元左右。不過首批產品已經售罄,下次到貨時間預定在2012年6月下旬。
特別推薦
- 毫秒級響應:新一代數字音頻遠距離實時傳輸方案解析
- RIGOL高速伺服激光加工系統MIPI D-PHY一致性測試
- 無感FOC算法驅動的BLDC電機的優勢解析與實戰應用方案
- 詳解超級電容器與電池在儲能解決方案的對比 (上)
- 從噪聲抑制到功耗優化:CTSD如何重塑現代信號鏈架構
- Wi-Fi 7頻率控制核心密碼:三大關鍵器件深度解析
- 用于電動汽車車載充電器的 CLLLC 與 DAB 比較
技術文章更多>>
- 從噪聲抑制到功耗優化:CTSD如何重塑現代信號鏈架構
- 詳解超級電容器與電池在儲能解決方案的對比 (上)
- 無感FOC算法驅動的BLDC電機的優勢解析與實戰應用方案
- RIGOL高速伺服激光加工系統MIPI D-PHY一致性測試
- 毫秒級響應:新一代數字音頻遠距離實時傳輸方案解析
技術白皮書下載更多>>
- 車規與基于V2X的車輛協同主動避撞技術展望
- 數字隔離助力新能源汽車安全隔離的新挑戰
- 汽車模塊拋負載的解決方案
- 車用連接器的安全創新應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
熱門搜索
精密電阻
精密工具
景佑能源
聚合物電容
君耀電子
開發工具
開關
開關電源
開關電源電路
開關二極管
開關三極管
科通
可變電容
可調電感
可控硅
空心線圈
控制變壓器
控制模塊
藍牙
藍牙4.0
藍牙模塊
浪涌保護器
雷度電子
鋰電池
利爾達
連接器
流量單位
漏電保護器
濾波電感
濾波器